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科技革命重塑产业生态的今天,印刷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产业链深度重构、市场需求多元化等趋势,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新机。在此背景下,2025年5月14日,“2025国际印刷工业发展论坛”于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CHINA PRINT 2025)期间隆重召开。作为展会主论坛,本届活动以“逆境向新 共创未来”为主题,将汇聚全球印刷行业智慧,深入探讨AI技术驱动下的产业变革、市场新赛道开拓等核心议题,为业界呈现一场前瞻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思想盛宴。来自全国各地的印协代表、印刷企业家及专家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论坛线上同步直播,浏览量达1.2万人次)。

汇聚全球智慧,共谋行业未来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杨民强为论坛致辞,他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印刷行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浪潮席卷全球,不仅重塑了印刷技术的核心逻辑,也深刻改变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生态。从传统印刷到数字印刷,从人工操作到智能化生产,从高能耗到绿色低碳,印刷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转型升级。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杨民强
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的重构、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都对印刷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变革中把握机遇,在挑战中实现突破,是摆在每一位行业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支撑服务印刷业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还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完善产业治理体系,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印刷业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大动力。一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数字喷墨印刷“换道赛车”进程;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进行业数字化建设;三是整体提升创新能力,推进“人工智能+印刷”应用。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宗颖主持会议





AI赋能,智慧印刷引领变革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院长齐元胜以“包装印刷的‘智慧革命’:AI如何重塑行业格局”为题,分享了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加速迭代,以及AI如何重塑包装印刷行业格局。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院长齐元胜
他指出,中国印刷包装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部分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体等融合了大模型的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大模型不仅能够进行内容思考和生成,还能通过调用API操控硬件设备。据预测,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到2028年有望达到624亿元,较2024年增长40%。
AI技术正在推动印刷包装行业实现生产流程优化、个性化定制和质量控制的全面升级,为产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变革。通过深度整合AI与数字印刷包装技术,行业有望构建智能化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他还重点介绍了北京印刷学院印刷智能制造实验室的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果,为包装印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路径。


国际视角同样精彩纷呈。ITE集团项目总监Sergey Ditev深入分享了俄罗斯印刷及包装市场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机遇。他指出,在多个行业增长的推动下,俄罗斯市场对各种包装解决方案的需求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根据最新Rosstat统计数据及行业专家分析,软包装材料、金属包装和瓦楞纸板等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正在实现显著增长。


ITE集团项目总监Sergey Ditev
Sergey Ditev先生对俄罗斯包装市场进行了全面剖析,重点解读了成品包装、瓦楞纸包装及聚合物包装三大细分领域的发展现状。他强调,在终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带动下,2023年俄罗斯包装机械市场规模实现了6.5%的可观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西方国家的贸易限制措施及进口缩减,为替代供应商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凭借完善的包装机械产业链和强大的材料制造能力,正成为俄罗斯市场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为中国企业拓展俄罗斯市场提供了独特优势。
巴基斯坦印刷和艺术协会会长Tarique Rehman分享了巴基斯坦印刷包装行业的市场机遇与挑战。作为全球第五人口大国,巴基斯坦印刷产业服务人口已达2.48亿,其发展历程始于教科书印刷与基础包装,现已拓展至食品饮料、纺织、医药及消费品等多个关键领域。Tarique Rehman特别强调,以卡拉奇和拉合尔两大经济中心为支撑,该国印刷行业年产值已突破55亿美元,并呼吁加强跨国合作,共同开拓这一新兴市场。

跨界融合,探索新增长点
论坛还聚焦印刷技术在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花王(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包装容器材料开发研究部朱妍从快消品包装趋势特点出发,做了印刷数据精度管理创新技术的分享。花王公司(Kao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跨国企业,成立于1887年。公司最初以生产肥皂起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知名的消费品和化妆品制造商。花王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领域:美容与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健康与营养。花王公司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强调环保和社会责任,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凭借其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和高品质的产品,花王已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

花王(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包装容器材料开发研究部朱妍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工业设备销售部副部长张晶则结合数字印刷技术,解析了消费变革下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定制化包装需求。她表示,Z世代消费者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行业加速适应快速迭代的新品发布节奏,以及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化需求。这一趋势无疑为数字印刷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除了新兴市场的吸引力,许多中国用户已深刻体验到数字印刷对企业生产效率和成本的显著提升,成为数字化增值的直接受益者,这也为未来几年数字印刷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工业设备销售部副部长张晶
北京至一中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静以“从0到1,创造数字印刷突破性产品”为题,分享了企业在喷墨技术创新中的实践经验,她提到,至一科技拥有从0到1完整自主研发数字印刷设备及产品能力。尽管成立只有三年多的时间,但至一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喷墨技术和印刷底层技术开发的企业,整个团队的核心成员都有着超过20年喷墨印刷的开发经验和若干代的产品迭代经验。至一科技的书口美学印刷机,用于印制书籍的书口,赋予书籍生命力。其突破性开发并落地应用890mm宽幅高速高精度书刊喷墨数字轮转印刷机,实现规模化数字生产作业,从1本到10万本拓展书刊数字印刷工业化应用场景。

北京至一中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静
北京华夏视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殿斌从检测的角度,分享了AI在印刷品检测领域的新应用,提出用AI技术打造印刷质量数字化管控新模式,开启印刷新“视”界。从印前制作解决方案到印刷生产解决方案,再到印后生产解决方案,华夏视科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印刷检测产品和解决方案。文件安全管控系统和对版检测软件,为出版文件安全及质量筑起防火墙;“鹰眼”AI视觉+精准排废,更是保证印刷品色彩一致、零瑕疵;成书外观检测系统,告别“人海战术”开启智能质检新纪元,填补市场空白,保证成书外观完美,将成书进行分级、评分和智慧评价成为现实。

北京华夏视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殿斌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印刷行业搭建了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更通过前沿技术洞察与实践案例分享,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展望未来,中国印刷行业将持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深化国际合作,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推动印刷工业向着绿色化、智能化、高质量方向蓬勃发展。